南方农村报讯(记者项栋梁)眼看菜价节节升高,自家地里却苦于水浸种不了菜,惠州惠城区横沥镇菜农陈伯既觉可惜又感无奈。据惠城区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主任温武东介绍,受雨水影响,5-8月当地蔬菜产量一般会比正常月份下降40%-50%。
不过,同在横沥镇的伟联菜场老板黄伟平却并不担心,“天气越差,我的菜场就越有优势,越能赚钱。”原来他的秘诀简单却在广东很少被采用:建蔬菜大棚。
黄伟平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,去年他为50亩菜地建了170个大棚,今年雨季,这些大棚第一次经受考验,让他喜出望外。“我在棚里种的是线椒。这种多雨时节线椒很容易烂果,所以本地产量很少,收购价达到3元/斤以上,效益不错。”他介绍,这批线椒已经采摘了近40天,“期间三天两头就来一场雨,要是没有大棚挡着,估计要全部泡汤了。”
温武东表示,大棚的优势正是体现在这样的恶劣天气里,露地种不出菜,大棚菜就能卖出好价钱。黄伟平说,等辣椒收完后要赶紧种上红茄和叶菜,利用大棚打一个时间差,确保下一造蔬菜提前上市。
大棚既能挡雨又能遮阳,为什么在广东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呢?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家旺表示,高温多雨最易暴发病虫害,建蔬菜大棚是很好的解决办法,但一次性投入太高,往往令菜农“望棚兴叹”。
黄伟平介绍,建170个棚一共花了一百多万,平均每亩的投入2.5万元。“相对北方的高级大棚来说,我建的只能算是简易棚。高度不到两米,搭支架用的是一寸的金属管,盖的是20微米厚的塑料膜,可以用5年。”陈家旺认为,广东地区一般不需要借助大棚来保温,所以不用建类似北方的高级大棚,只要搭好稳定的支架,可以盖薄膜,也可以铺遮阳网。“伟联菜场的大棚已经算是中等档次的了,还有一些更简易的设施,每亩造价能控制在2万元以下。”
另一个制约因素是土地租约。黄伟平算了一笔账:一次性2.5万元的投入,必须均摊到10年才可能有实际效益。“如果不是地租签了十年,我不可能投入这么多钱盖大棚。”不过,每亩2.5万元的成本并不是由黄伟平一人完全承担。温武东介绍,为了保障蔬菜价格稳定,广东省设立了蔬菜价格调节基金,在生产环节主要补贴蔬菜大棚建设。经申请立项后,可以获得每亩5000元的补贴,建完就拨款。
温武东还提醒,建设大棚有一定的风险,冰雹和台风天气都可能对大棚造成破坏。“20微米以上的膜已经有了一定的抗灾能力,较小的冰雹和10级以下的台风一般不会有问题,不过灾害级别再大就难说了。”温武东说,“除了材料外,抗灾能力还跟大棚的搭建水平有关系。”